橙子界的“沧海遗珠”,扎进一汪爆汁酸甜的红橙湖~

 

 

好消息!Google全球基礎建設與能源部資料中心專案負責人 Mark Dolan今(11)天發表文章宣布,Google已於台南購地,

以因應未來在台資料中心的營運需求。如同全球各地的Google資料中心,按照嚴謹的選址流程、評估技術與各項因素,

選擇台南作為興建資料中心的地點。 ▲圖為今年3月間,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見證Google宣布加碼投資台灣。(圖/翻攝自陳其邁臉書) Mark Dolan在文章中提到,非常感謝經濟部工業局、台南市政府、台南科技工業園區、台灣電力公司以及許多合作夥伴,為這次的選址流程提供諸多協助。台灣是全球高科技產業重鎮,長期以來支持創新發展,更位處亞洲中心地帶。「台

灣的這些優勢是我們在 2013 年在彰化啟用資料中心的主要原因」。 「在

台灣展開營運後,我們一直重視 Google 資料中心對當地環境帶來的影響。因此我們投入了數項環境保護行動,例如:廢棄物管理計畫、

近期開放的電動車充電站。今年年初,我們也在台灣落實了Google 採用再生能源的長期承諾,向座落於台南市的太陽能電廠購買10MW (千瓩) 的再生能源電力」。 Mark Dolan也表示,數年來,Google也不斷透過資料中心社區公益計畫 (Data Center Community Grant Program) 支持台灣資料中心的鄰近社區發展,自 2015 年至今年,已有超過 40 個包括公立學校和非營利組織等單位、以及超過 50 個幫助當地

社區發展的專案,獲得總額 43 萬美元 (約新台幣 1,350萬元) 的資助獎金。這項計畫旨在支持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教育

、協助弭平數位落差、以及發展維護區域生態的行動。 Mark Dolan強調,隨著Google在台資料中心投資的逐漸增加,為台灣本地的人才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2018年起,開始在台灣的資料中心招收實習生。這項計畫非常成功,有幾位實習生在畢業後已被Google資料中心聘用為正職員工,而我們也決定擴大實習計畫的規模。 「我們將持續在台灣成長,尋求擴展的機會。期待在不久的將來還能分享更多關於 Google 台灣資料中心的計畫」。

 

其他資訊

 

 

  一九九九年元月歐元單一貨幣的問市,是區域整合最具代表性的例子,而區域化與全球化則是影響全球經貿架構進入新世紀的兩股力量,想了解二十世紀歐洲區域整合的歷史,及對全球經貿的衝擊嗎?本書帶領一同來探討。

 

  • 出版社:中華徵信    新功能介紹
  • 出版日期:1999/02/28
  • 語言:繁體中文

 

其他新聞

 

 

▲蔡英文。(圖/記者呂佳賢攝)

記者蔣婕妤/台北報導

總統蔡英文預計7月中將訪我國在中南美洲友邦「三聖」,期間也將過境美國,美國懷俄明州(Wyoming)州長高頓(Mark Gordon)28日在記者會上表示,蔡英文7月訪該州的可能性非常大,他的團隊也持續與蔡英文的辦公室保持聯繫,「台灣總統非常渴望(anxious)能來到懷俄明州」。對此,蔡英文28日受訪時回應,行程目前還在安排中。

蔡英文上任第七度出訪,確定7月11日出發訪問我國在中南美洲友邦「三聖」聖露西亞、聖文森、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至於過境地點,確定不會過境華府,但目前規劃紐約與丹佛二城市,只是還尚待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本周將在日本大阪的G20會面後才會定案。

高頓指出,蔡英文的團隊將會在7月下旬拓荒節(Frontier Days)期間,借道科羅拉多州訪問懷俄明,目前正在與國務院和科羅拉多州州長波利斯(Jared Polis)商討後勤問題。高頓愛記者會上表示,拓荒節是美國西部文化的重要節日,且「台灣總統非常渴望能夠拜訪懷俄明。」

對於高頓說法,蔡英文28日受訪時沒有正面回應,她說,「行程都還在安排當中,如果可以定案,我們會對大家來說明」。

 

▲台科大建築系黃莉芳,針對台南海安路地下,以及旁邊的沙卡里巴市場設計重建計畫 。(圖/台科大提供) 記者崔至雲/台北報導 台科大建築系學生重新設計知名觀光景點,規畫打造士林夜市、龍山寺前廣場與地下街、台南沙卡里巴市場。台科大建築系於今(6日)舉辦畢業展,展出57件作品,關懷在地文化及社區,除了打造實體模型展示,更結合VR虛擬實境帶領觀眾走進建築,展現十足創意。 台科大校長廖慶榮表示,台科大建築系學生針對生活周遭存在的環境空間問題,提出建築改善構想,除了發揮創意思維,設計也考量到建築的結構關係,讓作品更加貼近實務。 請繼續往下閱讀...

  ▲杜維明教授認為科學誤以為腦可以解決心的問題,但是事實證明不然!(圖/視覺中國) ●周天瑋/專欄作家,美國金融與國際投資律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法學博士,曾擔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和復旦大學法學院訪問教授,著作有《法治理想國:蘇格拉底與孟子的虛擬對話》,在中西哲學與東西方比較課題別有心得。 周天瑋:關於文明的未來發展,不能不想到人工智能(AI)的挑戰。您認為人類從軸心時期所建立的思想文明,在這樣的挑戰下,還有多大程度的持續性? 杜維明:這個問題很有趣,不過無論怎麼發展,如何反思,現代人類不能切斷過去。文明是積累而來,軸心文明的根源不可或缺,具有連續性。科學誤以為腦可以解決心的問題,但是事實證明不然! ▲杜維明在柏克萊和作者對話三個半小時,精神奕奕。(圖/朱寶雍攝影) 周天瑋:這是非常精闢而發人深省的觀點!說到軸心時期讓我想到孔子周遊列國,您自己一生行走於世界百餘所著名大學,參加許多重要的國際組織,縱橫於各種思潮流派理論之中,講學授課,做對話交流,也有著周遊列國的況味。您指導的博士生和博士後,及數千名大學生,遍布世界各地,許多已經躋身學術界及其他方面的高層。您認為孔子周遊列國有什麼收穫? 杜維明:孔子的一生,最初抱持著道德理想主義,試圖以教育改良政治,當時他走遍天下,學生又來自各個階層,使得他可以掌握到行業和地域資源,與他的理想和境界形成互補。孔子周遊列國,成為他自我學習和自我完成的一個過程,完成了他自己的人格。他不斷地自我反思,就像是蘇格拉底所主張的,「要了解自己」。有人誤以為《論語》對個人不重視,其實儒家是「為己之學」(這是老師徐復觀的最後見解)。孔子周遊列國導致他在哲學上很大的突破,完整了他的思想的內在有機聯繫,所謂「吾道一以貫之」。 周天瑋:您個人行走世界有哪些收穫? 杜維明:我14歲開始學習儒學經典,60年來初心不變,扎根儒家傳統文化,認同儒家,在行走世界的過程中,通過對話,綜合吸納多個源頭,汲取希伯來與古希臘的文明資源,借鑒各軸心文明和非軸心文明,甚至及於原住民文化精髓,我因此而擴大了視野,從世界多元文化的角度審視儒家傳統。舉個例子來說,我受惠於基督教,基督教文化講求超越,與儒學的趣味不盡相同。對話給與我自我批評的機會,我看到儒家的侷限性,但是我不放棄過去的基本理念,而希望使之豐富,不要只是去走民粹所代表的愛國主義。我們要讓儒家思想更開放、走出去,與各文明交流溝通。基督教有一套自己的傳統,但是基督教的語言普世化了,與多元文化、生態環保和世界公民概念相結合。儒家本來的語言便是普世的,不構成交流障礙,沒有一套讓人難以進入的語境,形成不可言傳的秘訣,所以儒學可以和各國文明進行對話,不產生本質性的衝突。但是儒學也有不足之處,需要轉化豐富它。至於道家思想的價值,在本世紀會十分突出,因為道家的超人文思路,反對人為創造的觀念、理念和制度工具,可以構成一種平衡的力量。當然,目前也有許多人開始強調道家思想的人文精神,恰恰有如也有許多人強調佛學的入世精神。我的期待,是推動對話的文明。同時,要做好對話,也必須拓寬當代越來越狹窄的專家格局,走出了一條儒家傳統與現代結合的做學問的道路。 熱門文章》 ►《和杜維明對話》5之1:我們誤判了全球化 ►《和杜維明對話》5之2:面對民粹 建立群體的批判的自我意識 ►《和杜維明對話》5之3:中美當下兩個民族主義的碰撞 ►《和杜維明對話》5之5:提出精神人文主義打破框架 ►看更多【周天瑋】專欄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台,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


股歌

arrow
arrow

    y4ew94h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